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式菜肴中,有一部份是由某人始創或與某人有
關,因而以其名字命名的。如:東坡肉、狗不理包子,宋嫂魚羹,叫花雞等。有一部份則是與某個歷史事件或傳說有關而以該事件或傳說命名的。如:佛跳牆、大救駕(安徽省壽縣名點。傳說趙康胤圍困壽縣九個月才攻佔該縣,進城后又勞累過度致病。廚師以豬油、麵粉。果仁等精製一種圓餅進呈,趙食后不久即恢復健康。趙當皇帝以後,賜該點心名為“大救駕”。)
這類菜肴名稱一般用以下的方法譯出:
1. 以人名命名的,人名用“直譯”加菜名用“直譯”的方法。例如:
東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
宋嫂魚羹——Aunt Song’s Fish Potage
叫花雞——Beggar’s Chicken
2. 以傳說或典故命名的,按“寫實”型菜名譯法譯出該菜式的原料及烹調
方法,然後以括號加上該菜名的直譯法。例如:
佛跳牆——Assorted Meat &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 (Fotiaoqiang—lured by its smell, even 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大救駕——Shouxian County’s Kernel Pastry(Dajiujia—a snack that once came to the rescue of Emperor Zhao Kuangyin)
3. 由於這類菜式有很深的文化內涵,這是短短的菜名翻譯無法解釋得清楚
的。因此筆者贊同劉增羽文中的意見:“在英譯名之外再提供一個簡單的背景說明”,以便食客在興趣盎然之中加深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