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译海拾蚌

曾在浩瀚的译海中漫游,也曾在延绵的译滩漫步。偶尔拾得一些蚌壳,在此呈现给大家。

 
 
 

日志

 
 

(原创)呜呜者喇叭—vuvuzela  

2010-08-23 11:31:54|  分类: 南非英语点滴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呜呜者喇叭—vuvuzela - 六一儿童 - 陈家基《译海拾蚌》
 
世界杯期间球场看了阿根廷对韩国的比赛,领略了vuvuzela的威力和气氛。

网上的资料:“vuvuzela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文化代表,也称魔鬼喇叭和噪音喇叭,本用于狩猎时驱赶狒狒,被当地球迷推广后用于在比赛中助威的喇叭。”

看到中国的许多网民指责南非的球迷吹vuvuzela,本人认为大可不必。这和中国球迷的敲起震天的锣鼓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必大动肝火,甚至贬低南非。

vuvuzela没有正式的译名,国内新闻有的称为“嗡嗡祖拉”、“呜呜足拉”。
这两个译法,前一个显然是带有感情色彩,因为有人形容这喇叭的声音像茅坑里的苍蝇的“嗡嗡”叫。后者的“足拉”和足球挂上了钩,似乎想表达“足球拉拉队”的意思。

我来取一个,译成“呜呜者喇叭”,意思是“发出呜呜声的东西是喇叭”。
“呜呜者喇”是音译,“者”比“足”更接近于原来的发音。“叭”是加上去的。后面要加上“叭”,道理显而易见,就像rifle译成“来福”后面加上“枪”,“奔驰”后面一般会加上“车”一样。而且前面有了“喇”,顺理成章译成“喇叭”。
  评论这张
 
阅读(176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