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人生下半场 重夺人生的金牌(二)
程博士、田教练都叫Sunny为大师兄,故我也跟他们一起叫大师兄。第一次正式做访问时,我、程博士和田教练一起来到大师兄的公司,入到他公司时发现与其他公司没有太大分别,有数张办公台及几位员工在工作,但甫进入大师兄的房间,环顾四周,看见有很多的奖状,我和程博士已急不可待不断指着其中一张就问:“大师兄,这是什么奖状呢?”指着另一张又说:“大师兄,这张奖状很漂亮呀!是哪个国家的呢?”大师兄就忙于旁述这是澳洲,这是台湾,这是破了什么国家的纪录,这是什么纪录保持者的奖状。满墙的奖状和奖牌,我以为这已经很厉害,谁知震撼的场面下一秒才出现。
大师兄走到他的大班椅后,那儿有一个高八呎的饰柜,他拉开抽屜,眼前的景象令我目瞪口呆,因为我看到他拿了一盒,没有错,是一盒金牌出来。我问大师兄共有多少个金牌呢?他说:“真是无数过。”
我还未开动录音机,访问已经开始了。
01.
游泳的种子
“大师兄,你好,请问你是何时开始学习游泳呢?”吕Sir提问。
“吕Sir,你好,我7岁时已熟水性,懂得游泳。从11岁起已加入学校游泳队,开始接受由学校提供的训练。在参加学校游泳队期间,我的游泳成绩都算不错,对比其他同学而言,已相当出众。于是,经由学校推荐,我继续有机会参加由政府举办的青少年培训班,脱离学校的半专业训练,正式开始有规律而严格的训练,为比赛作准备,而后来亦在各青年游泳比赛中夺得奖牌。相信因为自幼习泳,对身体骨骼生长有正面影响,我的身型相对比较同龄的同学高大。”
02.
03.
两次放弃习泳的惨痛经历
“你是一直保持游泳这兴趣到现在吗?”
“当然不是啦,严格来说,我人生停了两次游泳,而这两次的停顿,都令我后悔不已。”
第一次放弃
“中学毕业以后,已渐渐减少练习游泳。而成年以后,开始打理生意,不单止放弃游泳,亦疏于运动,而且公务繁重,空余时间少,应酬多,又饮又食在所难免,身体逐渐肥胖,正常坐在椅子时肚子都会顶住了台,甚至很难弯腰绑鞋带。最胖的时候,体重竟然接近190磅,体能更加不复当年。我还记得,那时候多走一点路就会喘气,感到非常吃力。但由于工作实在太忙碌,即使知道身体机能欠佳,亦提不起劲做运动,在工余时间,也难抽空去运动和锻炼。”
“那什么时候和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事件才令你重拾运动呢?”
“我记得38岁那年,因为一件事,终于迫使我开始正视身体状况变差的事实。那年是1987年,我从香港到北京探望哥哥。由于两人都有攀山的兴趣,故我们那次打算到香山公园走一趟。香山公园是攀山爱好者的好去处,有崎岖难行及地势险要的著名山峰,于是我们二人决定一登有‘鬼见愁’之称的香炉峰(海拔557米)。
香炉峰虽然以险要而著名,但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应不算难行,所以对自幼习泳,体格高大的我而言,应该绝无问题。
04.
豈料,我在登山途中,却感到力不从心,气喘如牛,那时我心想,一定是太久没有做运动,体能变差了,但作为一个运动员,豈可半途而废?于是我努力跟随大队。我越走,气越喘,实在无法继续,即使实在不想放弃,但也有心无力,望山轻叹。假若我再勉强前进,只会成为同伴的包袱。于是我便叫兄长及姪女继续向顶峰前进,而自己则留下休息,等待他们回程时一同离开。
那一刻我坐着休息,气息慢慢调顺下来,想起十多年前与哥哥和家人行山的经历。那时候我二十多岁,我们去攀登肇庆的鼎湖山,那一座座严峰绝岭,群山连绵的山峰,各峰之间地形高低落差很大,由海拔十多米至千多米不等。当时自己体魄壮健,简直觉得如履平地,怎料转眼不过十年之间,身体状况会变得如此不济。
05.
登香山半途而废一事,令我开始关注身体状况,更加重燃起自己对运动、对游泳的兴趣。我决意重新接受游泳训练,回复健康体格。”
以上摘自九(二)班杨庆新等四位作者的著作《畅“游”人生下半场 重夺人生的金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