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译海拾蚌

曾在浩瀚的译海中漫游,也曾在延绵的译滩漫步。偶尔拾得一些蚌壳,在此呈现给大家。

 
 
 

日志

 
 

《哆啦咪》新译法  

2016-11-26 22:14:26|  分类: 我的翻译实践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哆啦咪》新译法 - 六一儿童 - 译海拾蚌
 
       日前有老同学发来一段《雨中曲》的视频,引起了我的回忆。
       回想三十多年前的1982年,还在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读书。当时开了一门高级口译课,这门课的毕业考试就是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把当时仅有英语版本的音乐片Singing in the Rain翻译并配音成中文版本。十来个初生牛犊整天泡在电教馆里一遍又一遍地看这部电影,记录对白,然后翻译,对着片子念中文对白。最后在录音室录音。就这样,搞出了可能是国内最早的中文版《雨中曲》。
       就是从此时开始,我对于歌曲的歌词翻译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以后虽然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但对于歌词翻译的兴趣不减。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音乐之声》的视频,其中的《哆来迷》附有歌词的中英文。
       其英文歌词和中文译文如下: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哆”,就是那一只母鹿。 
“来”,是太阳光辉。 
“咪”,是我,是我自己。 
“发”,是路程跑得远。 
“索”,是穿针又引线。 
“拉”,就跟在“索”后面。 
“梯”,是我们吃茶点。 
随后我们又回到“哆”。 

       看后我认为这个译法不知所谓。
      原曲是家庭教师玛利亚为了启发这群孩子,把音阶中的7个音符的唱名每个都用一句话来解释。比如第一个唱名“doe”在英文里面的意思是“雌鹿”(顺便说,译成“母鹿并不准确”)。
       doe这个唱名 译成中文是“哆”,和英文里面的“雌鹿”的意义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如果照字面意思翻译成中文,就是我前面说过的不知所谓。
       因此我认为中文译法不应拘泥于原文,而应吃透原意的表达方式另外选择中文中对应的方式。
       另外,仔细看一下英文的歌词,每一句都是七个音节,原译文译成每局6-8字不等。我认为如果有可能,每一句都译成7个字,唱起来和原曲一致,比较好处理。
       有空时我心痒痒手痒痒,试一试把原曲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翻译出来。
       原文充满生活气息,译文也就打酱油了。

“哆”是身体在颤抖 
“来”是走向我这边 
“咪”是小猫在叫唤 
“发”在大家头上长 
“索”是伸手问人要 
“拉”呀齐心来用力 
“梯”子帮我向高爬 
随后我们回到“哆”

       现在本人的译法尽管字面意思不符,但我觉得这是比较符合原作想要表达的意思的处理方法。 
       我的一位艺术家朋友的评论:“我覺得吧,這首歌主要是在該劇中為瑪麗亞的人物塑造幫忙而不是真的為小孩子而寫,「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是一位善良、活潑、機敏的陽光女孩,很討那個沒有母親家庭孩子的喜歡。流行的經典中文譯本也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突出了「有趣」的意境。我還是要讚一下經典版本的。” 
       我和这位艺术家朋友讨论时表达的观点:我认为,歌词是要唱的。真正能够译得好而又好唱的歌词往往不是一般译者的作品。电影上的歌曲,往往是采用原声加字幕的方式,而不是另外找人唱译过来单位歌词,因为如果这样做就会失去原歌的味道,包括唱功和歌曲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一般译者之追求意思美而忽略的东西)。如果是要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原声加字幕是最好的方式。至于二师兄所说的“如果瑪麗亞對著那7位孩子唱你的版本,估計孩子們會一臉索然”,这种情况在电影的中文版本也不可能存在,只是二师兄的假设。我所说的是能够唱的版本,现在大家唱这首歌时,估计没有什么人的脑海中会把歌词与玛丽亚联系起来。 
       翻译界的朋友,你们赞同我的看法吗?
       喜欢唱歌的朋友,不妨把我译的歌词拿来唱一唱。
       你喜欢哪种译法?
  评论这张
 
阅读(36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